如何营造独立自主的课堂氛围?这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分享了20条法则
来源:Teach Thought
作者:Julie DeNeen
智能观 编译
古语有言: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。
什么让老师从“好老师”到“杰出的老师”?私以为,后者真正做到了“授人以渔”,并营造了一种独立自主的课堂氛围。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仅仅能背诵一些客观事实,或停留在习得的旧识上,当问题的答案不再明晰时,他们还知道如何利用资源以进行调查研究。
但如何培养这样的课堂氛围呢?根据自己的临床心理学知识和多年教学经验,我总结了以下20个方法。
1. 让教室容忍错误
越深入教育学和心理学,我就越深信失败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。小时候,我们都会尝试把方块放到球上面,显而易见的失败让我们学会了形状的属性。当再次尝试时,我们就会把球放到方块上面。
失败可以通向重大而意外的发现,但对失败的恐惧让孩子们裹足不前。这正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留给孩子犯错的空间,告诉他们成败并不在此一举。
2. 激发好奇心
好奇心促使孩子挣脱母亲的怀抱,开始探索周遭的环境。但当我们渐渐长大,好奇的天性则因为繁重的学业、考试受到了压制。
所以,我们要让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发现新事物。当你布置任务时,一定要限定话题吗?你愿意相信孩子们的好奇心会带领他们发现值得深究的事物吗?
3. 让孩子发声
拥有发言机会与展现自我的平台,能让没尝试过的孩子们感觉自己被赋予了权力。想象一下,你在工作中苦于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,甚至无力反对领导和同事,你感受到的,是自己即将迎难而上的使命感?还是注定失败的无法表达的恐惧?
教导孩子如何在反对别人、参与辩论的同时,不失掉对他人的尊重,能够让孩子们聆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,也能让孩子们今后即使没有他人的督促提醒,依然继续进步。
4. 循序渐进式学习
简单来说,美国教育学者Terry Heick认为,循序渐进式学习模型就是“一展示,二协助,三自主”。
当学生们学习一项新的学科时,老师通常先建立重点概念的模型,然后帮助他们解决概念中的疑难,最后让他们自主地深入理解概念。这其中的每一步,对孩子们建立自信都至关重要。
5. 建立同伴互助体系
你是否观察过这样的现象:孩子们在父母面前拒绝骑单车,却突然间和自己的同伴骑上了。同伴之间的互助和老师提供的协助大相径庭,但缺一不可。
教室中,那些相信自己“能行”的学生,通常可以和同伴们建立良好的友谊,他们能够在自己遇到困难时获得他人的帮助。同时,同伴之间的竞争压力,也能提高孩子们完成任务的效率。你不妨也在教室试试鼓励这样的氛围。
6. 教育中注意自然后果
你还记得自己上次摸烫炉子的感受吗?我发誓你不会重蹈覆辙了。对自然后果的了解,能够给迷失方向的孩子提供方向,这和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犯错空间的道理是一样的。
你不能让孩子脱离对生活中自然后果的了解,否则生活是理想的。当孩子独自面对后果的痛楚时,老师们是提供帮助支持还是失望、愤怒,对孩子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。这个道理可能不完全正确,但总能适时生效。
7. 信心确立
经常让孩子参与能够增强信心的活动,或者给予他们赞赏,能够帮助他们确立信心。不是每个人都是数学小天才,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值得庆贺的才能。
8. 建立如何学习的模型
学生们通常不被允许了解老师是如何学习的。大多数时候,你处在一个“全知”的位置。
所以和学生们一起探索一个你也不知道的课题,他们观察到你是如何学习的,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。如果你对自己的失败并不在意,这不失为一条好方法。
9. 不要设定上限
有时候,老师布置的任务限制了孩子的可能。比如,不要让他们写一篇5页的关于美洲驼的文章,而是让他们能写多少写多少。
当然,一些学生远远达不到你的要求,但你也会为他们在没有任务限制的情况下,出色完成任务而感到惊喜。这时候你就可以说:“哇,我没想到你可以……”然后再观察他们小脸上洋溢的信心和欣喜。
10. 分享生活中的毅力故事
花时间让学生们了解别人顽强拼搏的事例:学习那些于困顿中奋起的人;学习那些身患残疾却绝处逢生的人;学习那些处处碰壁最终大器晚成的人。
你可以使用一些生动的例子,比如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美国总统林肯常年患有抑郁症,他在成功任职之前的大选中,屡次遭受挫败。
11. 教导学生设立合理目标
当对一件任务已经力不从心,一句“我可以”的口号就显得单薄而无力。教导孩子们如何设定目标,比如把大项目分解成小步骤。
记住,目标不是一根成功的基准线,而是一张能让你保持正轨的地图。
12. 教导学生克服挫败感
挫败感通常是人们放弃的最大因素,没有人喜欢这种受伤的感觉。但现实生活中,如果你不懂得在未达成目标、蒙受巨大落差后,重新振作,就会轻言放弃。
学会克服这种挫败感,是“我还行”这种人生态度的基础。当你的学生感到落差后,教导他们如何后退一步。放宽眼界,直面落差,坦率的表达自己的感受,然后继续前行。
13. 不止天资,态度亦值称赞
你能想象在一所学校里,勤奋、诚实、毅力与乐观,和结果、目标一样重要吗?
生活就是“一分天资,九分态度”,但在学校中我们似乎本末倒置。作为一名老师,即使你身负重任——要产出结果,但你还是应该营造一种重视态度的课堂氛围。
14. 相信孩子们的才能
孩子们最终需要完全地相信自己,但在这之前,你要近乎“孤注一掷”地相信孩子。当你了解每一个学生时,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奇异的才能,而这种信任或许在他们身处难处时,尤其重要。
比如,当他们基础代数挂科时,你不会跟他们说“我相信你可以完成大学微积分的”,而是循序渐进地让他们忽略结果,相信自己可以克服难处。只要他们全力以赴,一切都为时不晚。
15. 接受糟糕
这一条和上一条是配套的,学习充斥着糟糕,我们的童年也是。但正是这些糟糕与差劲的表现让我们最终长大,在某个领域略见一二并获得成功。
教室不是炮制规整无瑕疵的产品的制造车间,而是充斥着糟糕的成长花园。事情并不总是如期而至、如愿以偿,但那又何妨?
16. 完成任务后,适当反省自我
无论成功抑或失败,自我反省相当关键。问问自己这样的问题:
哪一部分对你来说最简单?
哪一部分最困难?
哪里你觉得还可以更加认真地完成?
你觉得不用太担心什么?
你觉得下次会怎样?
你有什么希望在任务之前告诉你自己的吗?
你感到骄傲吗?为什么?
17. 给予即时反馈
成绩一般是在作业之后给出来,对吗?但这时候,改正错误已经太晚了。成绩就是学生完成任务好坏的计量表。为什么不能每天为进步打分呢?比如,如果你今天得了C-,那明天就有进步的机会了。这样日常的反馈才能让孩子少走弯路。
18. 长短期任务结合
如果问问短跑选手是否喜欢马拉松,他们也许会斩钉截铁地否定。短跑运动员和马拉松运动员都是跑步者,但训练内容却大相径庭。这和长期任务与短期任务的区别是一样的。完成长期任务时,学生们需要放松肌肉,保持耐力,坚持不懈;而完成短期任务时,注意力集中却是关键。
长短期任务结合能够锻炼自己的肌肉,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任务。
19. 认清障碍和负面情绪
当一个学生遇挫时,你一定要暂时充当一会儿心理医生,帮助他认清哪些负面情绪或者思维模式,是成功的障碍。很多时候我们会抱怨结果,埋怨自我能力的缺乏或者时间的投入过少,等等,但其实最大问题还是我们的心态。
我们最大的阻碍,其实落于两耳之间。
20. 不以学生成败论英雄
当你不注重教学结果时,教学能轻松提升。但无论在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,说的永远比做的容易。我们很想弄清楚哪种教育方法能产出结果。在某些情况下,老师的奖金、评价、升职都会对教学有影响。
但其实有一种平衡存在。
那些不太感性的老师遇到事与愿违的情况,不会过于失落、愤怒。当你自身心平气静(但赋有同情)地支持学生,而不是过度关注结果,就能更轻松地营造那种安心犯错的课堂氛围。这是一种关注点的平衡,同时也能帮助你免于压力与担忧。
原文链接:
https://www.teachthought.com/pedagogy/20-tips-to-promote-a-self-directed-classroom-culture/
—完—
亲爱的朋友:
记得《三傻大闹宝莱坞》里有句经典的台词吗?当你追求卓越时,成功会不期而至。
朋友前几日跟我分享他最近的心得:人若将精力放在钱上,那么一定工作不好;人若把精力放在工作上,则钱一定好。
读本文时,我眼前看到了一个追求卓越的老师。一个志向高远的老师,终将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。
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。
祝安!
PS:为了方便与读者探讨,特意注册了一个专用号。如果你也是我们的铁杆读者,想探讨交流,可以加微信:znglmym。
智能观 灵米
2018-9-3 于北京中关村
想知道AI加教育领域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?
想要AI领域更多的干货?
想了解更多专家的“智能观”?
请前往:www.智能观.com。
想交流沟通,请加负责人微信:znglmym
声明:
编译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行业新思想、新观点及新动态,为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智能观观点。
转载智能观原创文章,请联系
智能观小艾(微信号:zng2017618)!
关于我们
我们关注AI+教育。致力于提供高附加值的知识,以帮助每一位老师和我们的读者不断学习并提高技能。
我们努力让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最佳质量,以满足读者的需求。